当前位置 首页 剧情片 大地在波动

大地在波动8.1

类型:剧情片  意大利   1952-01-15

主演:Antonio Arcidiacono Venera Bonaccorso Nicola Castorino Rosa Catalano Rosa Costanzo Alfio Fichera Carmela Fichera

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

剧情简介

  《大地在波动》是1952年的一部剧情片。由卢基诺·维斯康蒂执导,Antonio Arcidiacono、Venera Bonaccorso、Nicola Castorino等联袂主演。大地在波动,又名La terra trema、La terra trema:Episodio del mare。故事发生在西西里的一个小渔村,演员都是当地居民。《大地在波动》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中涌现出的一部伟大电影。 在田园般的西西里小渔村,渔民们世世代代从事着古老职业,按照祖先的方式生活,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他们一直被鱼贩和船主欺压。为他们遭受的不公平所打击,年轻渔民尼奥联合其他人奋起抗争,他们因扰乱治安被捕。尼奥不想屈服,他说服家人抵押了住房,自己做起了经营。 然而,在一次暴风雨中他们失去了渔船。走投无路之际,年轻的渔民被迫回到鱼贩手下,接受了他们卑劣的条件参加工作。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家庭,村民间的团结也丧失了。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8.1,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推荐大家值得观看。

影迷点评:
  Accattone 说:影片的重点不是放在片头说的剥削关系,而是通过无产者各种方向的自救活动的完败,悲观地宣扬共产主义立场。老大一身反骨无人支持,做个体户众叛亲离;老二被逼无奈走上犯罪道路;女儿选择委身政府寻求庇佑,或在维护着传统家族的名誉并重蹈覆辙。大地已经难堪重压,浪潮迟迟未能掀起,无论思想层次,还是群众条件,共产主义遥遥无期,成为墙上渐渐剥落的镰刀斧头。其实这样处理有点像左派精英对待底层革命那种典型态度? 都说维斯康蒂前后风格差异大,个人感觉仅限于题材上。作为新现实时期作品,运镜细腻无比,细节(宗教画像和全家福,偷钱出城)印象深刻,画面无一分一毫多余,破败喧闹的小渔村拍得过分的美。只是多余旁白和无节制的情绪渲染过多,兄弟泪眼朦胧四目相对之下就差直接喊出无产者们联合起来。仿佛导演在急于表示脱离自己所属阶级。
  samee 说:巴赞的一些评论:1.维斯康蒂首先不使用镜头并列的方法来创造诗意的效果,而是在单镜头内部包含和表现出全部的含义。其次,不使用具有象征含义的镜头,将镜头的美学始终限制于实际真实的造型本身。巴赞把《法勒比克村》和《公民凯恩》当作现实主义技巧的两极,前者通过物象本身获得真实性,后者通过事物再现形式的结构获得真实性。大地的波动实现了纪实性的现实主义与审美性的现实主义的结合。维斯康蒂在构图方面有明显的审美倾向。比如在某些段落镜头的结束总是完整的构图。2.景深镜头即表现内景,渔民屋企内的真实背景,也用于露天外景,下雨和黑夜,是第一次系统和自觉的运用。这种室内的真实往往比室外实景更难拍摄。他的分镜原则,超常规的长度,固定机位,只有移动缓慢的摇镜头,摒弃推拉和非正常视角。3.业余演员是真渔民,方言,洒脱自然
  Muto 说:如果将《大地在波动》交给布列松来拍,那么《很可能是魔鬼》的样子。所幸,这里是维斯康蒂的地盘。在这部以大地为名的作品里,他也真正实现了《洛可兄弟》没能实现的事:贵族精神的落地。作为本片的核心人物,纳多尼是一个尝试通过资本原则改变自身命运却因遭遇挫败而一蹶不振的人,而这一求而不得的境况不仅是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凄凉写照,同样也是作者夹在这个悲剧里一如既往的私货。于是我们看到,想要帮助「渔民」认识资本主义原理的《邮差》最终放弃了他逻辑推理式的演讲,改用写诗和拍电影这种更为「沉默」和「感性」的方式来呼唤志同道合的朋友。影片里的「大地」明显是一个带有双关语义的暗喻:它既指向一望无际的大海,也指向漂浮在海上的每一只小船,它们在整体沉静的海面上制造着一波又一波的「局部」运动。

精彩剧照:

大地在波动 剧照1大地在波动 剧照2大地在波动 剧照3大地在波动 剧照4大地在波动 剧照5大地在波动 剧照6大地在波动 剧照7大地在波动 剧照8大地在波动 剧照9大地在波动 剧照10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