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盗走班克斯

盗走班克斯7.2

类型:纪录片  意大利   2018-12-11

主演:马可·普罗塞皮奥 阿拉·沙拉比 卡特琳·艾哈迈德 沙姆斯·阿尔迪克 Iggy Pop Stephan Keszler Sami Zarour

导演:马可·普罗塞皮奥

剧情简介

  《盗走班克斯》是2018年的一部纪录片。由马可·普罗塞皮奥执导,马可·普罗塞皮奥、阿拉·沙拉比、卡特琳·艾哈迈德等联袂主演。盗走班克斯,又名The Man Who Stole Banksy、谁偷了班克西?。2007年,班克斯前往巴勒斯坦在墙上画画。有人对一幅描绘一名以色列士兵检查一头驴的身份证的作品感到愤怒。一名当地出租车司机决定把它剪掉,卖回西方。这是一个关于巴勒斯坦人通过其最著名的英雄作品对街头艺术的看法和反应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非法黑市的艺术品从世界各地的街道上被盗,文化在不可持续的政治形势下发生冲突,最后是街头艺术观念的变化。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很多故事。就像班克斯的艺术如果没有背景就没有意义一样,如果不了解把他的作品从伯利恒带到西方拍卖行的元素,以及画在墙上的元素,没有背景就没有意义。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2,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Muto 说:艺术能做什么?对于「圣地艺术家」来说,艺术除了对「以爱之名的人道主义假象」进行尖锐的讽刺之外什么都不能做。正如班克西所说,他的街头涂鸦属于「昙花一现」的艺术。有趣的是,这种「当下性」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神迹」在宗教语境里的意义。然而,他的艺术越是「红火」越是让艺术的尸体——艺术品变成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关注的对象,进而成为「贩皮之人」的生意。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艺术家是把隐性而无形的资本市场搬进了难民营,亦或者是将非法的「奥斯维辛」带到交易市场去拍卖。而这些流动性艺术真正的讽刺在于,资本主义将人的灵肉分离,人却把人的尸体当做艺术来买卖、收藏和展览。这部作品无疑是将这件极具争议性的行为艺术本身搬上了银幕,它以《合法副本》的形式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对于上帝而言,艺术属于人类,而非属于某一类人。
  阿莱夫橘 说:Banksy的创作意图并不是让作品进入博物馆,他反博物馆、反“永恒”,尤其反对过度膨胀的艺术市场——如今却成为投机者哄抢的对象。伯利恒是基督出生的地方,一堵巨大的墙却把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割裂,从上俯视像一道巨大的刀疤,从下仰视看不到另一边的天空。墙除了实用功能,更成为了当地人发表政见的媒介,街头艺术家们在这里传递信息、唤起意识。这个纪录片太好了!多角度搜集了对Banksy的看法,从伯利恒的普通居民、无名街头艺术家、警长、市长,到占绝大话语权的艺术史家、人类学家,和艺术市场的经纪人画廊主,再到其他艺术家,充分体现了同一艺术品对不同人的不同意义,阐释本就应该多样化!关于艺术品context的讨论,一些完全相悖的意见也被客观地剪辑出来。每一节之间切一小段巴基斯坦的歌曲和旁白的吐槽也都好有意思。
  Pagliaccio 说:我怎么觉得是非常美式的纪录片,有主持的辩论,借Banksy的线索探讨了政治、艺术、法律哲学、历史等范畴,容量太大了,总是讲着讲着就跑题,借时间线强行拉回来,最后用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与信念升华一下就完事了。片子的节奏还是靠动感音乐在调动,几首幕间的阿语hip-hop算是最大的亮点了。提及的问题至少有:巴以隔阂/讽刺涂鸦的实际作用/街头艺术算不算艺术,它们的所有权归属/街头艺术该不该保护,保护的经费和手法/涂鸦的自由限制,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冲突/街头艺术是否应该被商业化,它们的高低品级之分?/民间涂鸦与艺术家行为间的相互影响,这是否涉及西方的文化主导与霸权。(那个法国专家政治觉悟很高嘛,什么话题都能拿来批判西方的“殖民”入侵,分分钟教你看破资本主义的虚伪)

精彩剧照:

盗走班克斯 剧照1盗走班克斯 剧照2盗走班克斯 剧照3盗走班克斯 剧照4盗走班克斯 剧照5盗走班克斯 剧照6盗走班克斯 剧照7盗走班克斯 剧照8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